我局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8/01/17 14:26  浏览次数: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从省直单位选派第三轮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意见》(鲁办发〔2016〕67号)精神,按照局分党组部署要求和鄄城县第三轮第一书记临时党支部工作安排,我局两名第一书记自2017年2月下旬驻村以来,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群众,广泛调查走访,了解村情民意,倾听各方面意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项帮扶任务得到较好落实。

——局分党组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将驻村帮扶纳入年度工作统筹部署。分党组书记、局长于智勇带队到西刘楼村和东刘楼村调研,实地察看村容村貌、村两委办公场所、扶贫车间、蔬菜大棚项目,详细了解村级党组织建设、基础设施状况、扶贫政策落实、企业生产经营和贫困群众就业等情况,对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年来,局领导多次到帮扶村调研,对做好扶贫工作给予有力指导。局分党组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汇报,研究帮扶规划,确定帮扶项目,各处室、单位也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驻村工作组认真落实局分党组安排部署,走访党员群众1300余户,召开座谈会20余次,掌握村情民意,梳理工作思路,提出计划措施。帮扶村的干部群众对第一书记工作也给予理解和支持,驻村帮扶计划按照步骤有序实施。

——帮扶村党的建设得到加强。按照抓党建促脱贫目标要求,坚持把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将每月15日确定为党员活动日,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第十一届党代会精神、各级有关政策和会议要求,引导村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建东刘楼村、西刘楼村村两委办公服务场所,改善办公条件,方便群众办事,促进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基础。落实依规管党治党要求,指导建立民主决策、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的具体制度7个,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管事。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将宣传栏移至醒目位置,提高村内事务的透明度。坚持把村“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当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严格人选标准条件,保障党员群众民主权利,依法依规办事,严肃换届纪律,扎实推进各环节工作,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产业扶贫取得初步成效。紧密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发展规划,着眼形成规模效益,利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旧城生态农业产业园内建设12个下挖式冬暖大棚。委托企业种植西红柿,预计年产西红柿18万斤,大棚年租金收益12万元。目前租金收益已发放到贫困群众手中,惠及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84户740人,户均增收200至300元。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收益,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益来源。同时,项目还优先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有助于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为丰富干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和生态农业的知识技能,8月份,省局在潍坊举办了农业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专题培训班,帮扶村农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村两委干部30余人参加。通过培训,开阔了帮扶村干部群众的视野思路,增强了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

扶贫车间是实现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的有效方式。2017年新建精准扶贫车间一处,面积600平方,帮扶村扶贫车间达到4处,吸纳就业160余人。为提高群众就业技能,采取引进来的办法,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对具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培训上岗40余人。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驻村工作组从群众诉求最为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完善帮扶村基础设施。新建村村连接道路、村内主干道共7段、3.7公里,集资修路6.3公里,基本实现帮扶村主要道路硬化。实施光伏扶贫工程,推进新一轮电网改造升级,新装变压器7台,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为东、西刘楼两个行政村共九个自然村安装了近400盏LED路灯,改善了村民生活出行条件。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完成危房改造13户,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在调查论证基础上,筛选宜植树种,栽植绿化苗木400棵,提高了村庄绿化覆盖率。为活跃群众文化健身生活,联系主管部门开展送戏下乡,为帮包村协调解决秧歌广场舞服装40套、锣鼓和音响设备2套,培训农民体育骨干6人。东、西刘楼村新建村幼儿园项目也动工兴建,建成后将更好满足群众学前教育需求。